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公文汇编 > 综合汇编

综合汇编

政协委员代表在政协常委会议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6篇)

搜主任 2024-04-24 09:23:19 综合汇编
政协委员代表在政协常委会议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6篇)政协委员代表在政协常委会议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6篇)目录政协委员代表在政协常委会议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6篇)目录1.抢占智算制高点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大后方22.打造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43.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64.加强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85.发展算力新质生产力

政协委员代表在政协常委会议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6篇)

政协委员代表在政协常委会议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6篇)
目录
政协委员代表在政协常委会议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6篇)
目录
1.抢占智算制高点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大后方2
2.打造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4
3.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6
4.加强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8
5.发展算力新质生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10
6.构建城市数据流通底座努力打造国家级数据流通核心枢纽12
抢占智算制高点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大后方
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释能爆发,我国正在布局人工智能+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xx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致力于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是全国部署国产智算卡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已联通6条东西向干线及高速传输系统,已建成能够支撑数据中心集群和大工业企业的供电体系,具有抢占智算制高点的基础条件。
为充分发挥xx现有优势,抢占“一高两低三基地·绿算xx”制高点,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大后方,建议:
(一)打造“聚构备三基地”智算配供制高点。推动大型和超大型智算中心继续向xx集聚,积极争取引入国家部委、金融机构、央企、互联网头部企业等数据中心,实现算力大规模集群化部署,打造数据中心“聚”基地。构建多元算力供给体系,加快推动多元算力协同,使GPU、FGPA、DPU、ASIC等异构算力高度适配,CUDA与CANN生态高效兼容,应用高效迁移,智算按需供给,推动算力“泛在应用”,打造智能算力“构”基地。充分发挥山地区位和战略纵深优势,鼓励全国关键性数据在xx备份存储,建设国家数据与算力“新三线”和“大后方”,打造国家存算“备”基地。
(二)打造“一高两低”智算调传制高点。大力探索算力网建设,实施算力并网、算力调度、算力运营,建设融合多维感知、异构融合、智能调度的算力网基础设施,形成“调度高地”。申建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重点优化我省至成渝、粤港澳、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骨干网,形成“时延洼地”。推动电信运营企业在特定智算中心、特定应用场景、xx与特定地区之间网络传输等业务中采用适当低于集团定价的资费标准,形成“资费洼地”。
(三)打造“绿算xx”绿算低碳制高点。大力发展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或升级一批以绿色能源为主要供电来源的数据中心集群,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的碳足迹。推动算力网与电力网协同联动,智能调度数据中心算力负载,
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助力电网稳定运行。持续推动数据中心绿色运维,支持实施绿色运维技术项目,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整体能耗,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
打造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科技人才为代表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和关键要素。为进一步推动打造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服务支撑我省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议:
(一)坚持科技人才培养的战略导向,锻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健全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发现机制和共享机制,成立高校联盟,建设优质科技人才聚合载体。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探索开设或改造升级一批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专业。加快优化整合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学科和市场需求遴选支持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高水平人才团队,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以及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收益分配、产权管理、转化评价、维权服务等配套机制。
(二)加快科技人才引育的重点突破,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集聚效应。大力推进xx“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高新区、国际知名大企业等平台建设,为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提供平台支撑。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定期发布重大项目引才清单,聚焦我省战略性产业和优势产业领域,系统谋划、集中攻关,引进关键技术及新兴技术的领军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设一批专业化程度高、教学环境与产业界实际技术环境无缝链接的工程师大学(学院),通过“校企联合、工学交替”模式开展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依托大学城探索推广以“科技社区”为代表的科创产城融合新模式,形成强有力的人才磁场,持续扩大以优秀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科技后备军人才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