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四川省)2017年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3 10:49:39 政府报告
(四川省)2017年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九寨沟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工作报告6dx  2016年11月13日6dx  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县长 
(四川省)2017年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九寨沟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工作报告6dx   2016年11月13日6dx   九寨沟县人民政府县长  陶 钢6dx   各位代表:6dx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6dx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6dx   过去五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 支持下,我们立足;;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强县、和谐乐民;;总体取向,围绕;;12 63;;总体战略,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加快九寨 新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综合实力大提升、城乡面貌大变化、群众生活大改善, 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6dx   ;;;;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域发展战略 ,深入推进六大全域发展行动,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快速 增长。2016年,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亿元,较2011年增长62.3%;三次产业结构 由2011年的9:31:60优化为2016年的7:32:6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较2 011年增长44.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亿元,较2011年增长107.5%;县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 .247亿元,较2011年增长65.4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90元,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0元, 年均增长18%;旅游接待人数720万人次,年均增长17.5%;旅游总收入90亿元,年均增长1 8.1%,较2011年分别增长124.3%、130%。先后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 助农增收先进县;;等称号。6dx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 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初步构建;;三产共融、协调发展;;的产业 新格局。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基地、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申报两个国家地理 标志保护产品,拥有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各类标准化种植基地达3万余亩;发展3个特色 养殖基地、12个适度规模养殖场,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至258家。2016年,预计实现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亿元,较2011年增长52.1%。建成青龙、顺河、多诺等电站,全县 发电装机容量41.4万千瓦,较2011年增长70.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马脑壳金矿 恢复生产,累计生产黄金1710公斤。2016年,预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6亿元,较201 1年增长74%。旅游转型持续深化,中查沟、;;世外罗依;;、海子山等新景区建设初见成 效,丽思卡尔顿、希尔顿、悦榕庄等全球知名品牌落户九寨,;;九寨千古情;;建成营业 。2016年,演艺产业预计实现产值3.5亿元,较2011年增长215%;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带 动1.4万人就业,实现旅游收入19.1亿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出台《关于加快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十条意见》等措施,吸引两家以上本土企业回乡创业。2016年, 预计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3.6亿元,较2011年增长60.2 %,民营经济对全县生产总值贡献率达50.4%。先后荣获;;全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四 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6dx   ;;;;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五年来,我们致力于补短板、夯基础 、增后劲,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深化开放合作,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着力破解制约瓶颈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累计完成164.3亿元,是上个五年的1.68倍。先后 与浙江嘉兴市、邛崃市、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大学等20余个市(县)、高校建立战略合作 关系,与州农行等6家银行签订银政合作协议。成功签约引进九寨鲁能、山水花廊、轨道 交通等项目15个,到位资金43.4亿元。旧城区连片开发和新城区优化提升成效显著,漳 扎镇全省重点集镇建设取得实效,永乐·温泉谷、九龙湾山庄等项目加快建设, 先后建成琵琶桥、漳扎镇人车分流(一期)和东山道路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九绵高速控 制性工程白马隧道开工建设,G247黄土梁隧道全线贯通,迭九公路、九若公路等项目有 序推进。农村安全饮水、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和广播通讯等实现全履盖,14个乡镇开 通公共交通,110个村通光纤宽带网。生态建设扎实有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草原 生态奖补等政策全面落实,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9.75%。白河自然保护区即将升级为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创建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