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党口部门 > 组织

组织

邓纯东:百年大党奋斗的鲜明主题与核心理念

公文搜 2021-07-09 11:27:12 组织
百年大党奋斗的鲜明主题与核心理念发表时间:2020-10-12来源:人民论坛邓纯东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作神圣使命扛在肩上,始终牢记
百年大党奋斗的鲜明主题与核心理念发表时间:2020-10-12来源:人民论坛邓纯东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作神圣使命扛在肩上,始终牢记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尽管任务、目标有所不同,但在所有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幸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工作都围绕这个目标、这个主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史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史。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这个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血肉联系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特性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与中华民族求解放的伟大斗争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阐明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一系列科学理论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分析中国问题、解决中国出路、制定中国革命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事实确实如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理论、群众观点贯彻到自己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使其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求解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在百年奋斗的实践中,结合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需求,回应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深切愿望,解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一系列问题,在不同时期形成了本质上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内容上具有不同内容、不同特点的人民理论、群众路线。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自己看成人民群众的普通一员,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最终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革命战争年代(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理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方面,围绕“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这个主题,形成了以下基本内容。一是明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解放、中国人民争取自由幸福的产物。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入侵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深深的灾难中,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国家和人民进行了殊死奋斗,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要翻身解放,结束苦难的命运,就迫切需要代表历史前进方向、掌握历史规律的先进政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建党初期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奋斗就紧紧围绕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个主题。即使在早期还不成熟的条件下,这个主题、这个目标也一直十分清楚。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查阅民主革命时期所有重要文献,我们会发现各个时期党的纲领、任务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紧紧围绕中国人民根本的利益需要。虽然早期的中国共产党曾经多次受到“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在革命形势的判断以及方针政策的制定上犯过重大失误,但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个目标上、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上从未含糊、从未偏离。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就是在这样的理念、原则指导下制定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是在这样的理念、原则指导下制定的。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深刻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目标与中国人民关系的准确表达。二是明确把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作为实现党的任务的重要方略。在中国革命的全部历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