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陕西省)2017年山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3 10:46:16 政府报告
(陕西省)2017年山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一、五年来工作回顾dsb dsb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山阳砥砺奋进、加速崛起的五年,也是全县
(陕西省)2017年山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一、五年来工作回顾dsb dsb 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山阳砥砺奋进、加速崛起的五年,也是全县上下 应对新挑战、顺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经受大考验、取得大成就的五年,更是追赶超 越发展措施最硬、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变化最大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 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紧扣美丽幸福山阳建设,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克难攻坚,干成了一 批强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难事,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 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既定目标,实现了;;十三五;;高 点起步,全县上下呈现出发展势头强劲、城乡变化显著、群众实惠倍增、社会稳定和谐 的喜人局面,谱写了山阳发展新篇章。dsb dsb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创先争优、争先进位,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2016年生产总值达 到117.7亿元,是2011年的2.2倍,年均增长13.8%,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人均生产总值突 破4000美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9亿元,是2011年的5倍,年均增长38.2%;财政总收 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9.09亿元、4.04亿元,是2011年的3.23倍、2.27倍,年均增 长25.37%、12.5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825元、8965元,是201 1年的1.7倍和1.9倍,年均增长11.8%和13.7%。县域经济全省综合排名由2011年的59位上 升到2015年的30位,2013年、2015年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全市年度目 标责任考核连续四年获优秀等次,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美丽乡村示范县 、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等60多项中省荣誉称号。dsb dsb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项目支撑、投资拉动,追赶超越势头强劲。累计争取项目资金46.6 亿元、用地指标9115亩,实施重点项目477个,兴建了一批稳增长、蓄势能的重大项目。 建成必康二期、丰源万吨氮化钒、恒瑞肠衣加工和肝素钠提取等工业项目16个,促进了 工业扩量提质;实施畜牧效益倍增、核桃提质增效、现代农业园区等建设项目29个,加 速了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前店子、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漫川古镇等三产 项目35个,助推了旅游服务业提档升级;完成县医院迁建、城区三中、县中南校区、区 域敬老院等民生项目226个,增进了百姓福祉。连续三年全市重大项目现场观摩评比位居 前茅。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0亿元,是上个五年的3.8倍。dsb dsb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转变方式、调优结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工业增速连续五年领跑 全市,十里必康医药产业园、中村五洲钒产业园等4个园区晋升为省级重点建设工业园区 。;;一区五园;;工业总产值达到138亿元,年均增长40.2%,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2.8%,必 康公司成为商洛首家借壳上市企业,天之润公司在陕西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成长版成功挂 牌上市。现代农业步入有八大龙头企业引领、八大品牌营销的产业化轨道,成功创建;; 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旅游三产发展壮大,建成天竺山、漫川古镇4A景区2个,月 亮洞、天蓬山寨3A级景区2个,发展电子商务规模企业13家。三次产业形成了多点支撑、 多元带动的新格局,结构由22.0:46.5:31.5调整为14.4:52.3:33.3。dsb dsb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建设新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每年实施县城十大工程 ,累计投资76.4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万人。累计投资 36.8亿元,一批特色重镇基础完善、框架拉大、品位提升,漫川关、高坝店被列为国家 重点镇,户家塬、天竺山被列为市级重点镇,漫川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全省考核连续 三年位居前列。全县进城入镇落户12.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每年实施建设、观摩评 比50个左右新农村示范村,累计投入26亿元,实现了全县239个村(社)新农村;;五大建 设;;全覆盖,呈现出;;农民收入大提高、农业基础大提升、农村面貌大改观;;的可喜局 面。dsb dsb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严守红线、保护环境,生态魅力日益凸显。依法关闭高耗能企业7家 ,挂牌管理重点污染源企业14家,淘汰黄标车316辆。重点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计划全面完 成,实施陕南循环发展项目29个,建成节能技改项目46个、污染减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