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年赣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3 10:41:26 政府报告
(江西省)2017年赣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2月21日在赣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曾文明 各位代表:
(江西省)2017年赣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2月21日在赣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曾文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
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赣州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视察江西,对江西工作提出新
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重要要求。李克强总理视察赣州,对赣州发展格外关心
和大力支持。张高丽副总理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专门作出批示,帮助解决重大问题。刘
延东、刘奇葆等8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赣州调研考察,对赣州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
。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描绘了赣州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些大事喜事,极大地
振奋和鼓舞了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
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突出打好六大攻坚战,深入
贯彻《若干意见》①,较好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
开局。
经济指标逆势上扬。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6%、工业固投增长3
8.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1%,增速均居全省第
一。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
利用外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增速在全省排位前移。新入规工业企业231户,为
历年之最。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62家,为全省第一。全市银行业资产总额和存、贷款余
额分别增长21.8%、23.4%、23.7%,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
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喜人景象。
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工业确立了两城两谷一带②的主攻方向,旅游业确定了一核三区
③的战略布局等,势头良好,成效显著。六大攻坚战抓住了主要矛盾,完全符合赣州实际
,深入人心、蔚然成风,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共为,成为推动振兴发展的强力引擎。
北上南下硕果累累。成功获批列为国家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地区,获得中
央财政基础奖补资金20亿元,为我市有史以来争取单笔金额最大的项目。争取时间长达
15年的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正式落地实施,三年内可获奖补资金15亿
元。10年改造1000万亩低质低效林项目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
付和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范围实现县域全覆盖。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477.2亿元,
增长14.8%。赣商回归、赣人兴赣等招商活动成果丰硕,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
增长12.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6%。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网络扶贫、安居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等
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构筑健康扶贫四道医疗保障线④,贫困人口住院自负费用比例降到1
0%以内,这一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全国网络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宁都召开。建成农村保
障房8683套,完成易地搬迁5.4万人。全年脱贫27.1万人,175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
率下降3.6个百分点。
城市发展提位拓区。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入选
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家产融结合试点城市。省委、省政府明确把赣州建
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联接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赣县撤
县设区,蓉江新区启动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扩至15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60万。全市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2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定位的提升和五大功能区的确立,千年
古城赣州掀开了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发展平台重大突破。赣州铁路集装箱场站获批全国第8个临时对外开放口岸,全国内
陆口岸首个国检监管试验区挂牌运行,获批全国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综合保税区
正式通关运行,黄金机场设立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
精神状态昂扬向上。全市上下心齐气顺劲足,感恩奋进,苦干实干,一心一意谋发
展,众志成城促振兴,赣南大地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竞相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
。
过去一年,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抓攻坚稳增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坚持以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