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党口部门 > 人大

人大

邢春宁:在省直苏州徐州组省人大代表联组视察调研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时的讲话

公文搜 2021-07-09 10:53:36 人大
在省直苏州徐州组省人大代表联组视察调研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时的讲话邢春宁同志们:  这次,省直苏州组和徐州组的省人大代表专程到苏州视察调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在省直苏州徐州组省人大代表联组视察调研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时的讲话邢春宁同志们:  这次,省直苏州组和徐州组的省人大代表专程到苏州视察调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重点了解姑苏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昨天下午,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刚才苏州市和姑苏区的有关负责同志又作了很好的介绍。参加视察的同志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也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我觉得讲得都很好。总的感觉,苏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姑苏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 这些年来在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听了以后,非常受鼓舞。可以讲认识到位、措施有力、方法多样,成效显著。  苏州是座具有 2500 多年历史的古城,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源远流长,至今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城市文脉、建筑肌理延续不断,这在全世界也很少见。苏州历史文化这么多年能够传承下来,而且每个时期都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这与历届苏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古城的保护传承,特别是这几年来,全市上下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是分不开的。总的感觉,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印象比较深:  一是注重地方立法,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苏州市围绕城乡规划、古建筑保护、园林保护、河道管理、古树名木保护、文物保护、非遗保护等方面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多层次、多维度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规体系不断构筑完善。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去年出台《关于加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决定》的基础上,今年又积极主导推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进程,上个月又审议通过了《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这些都为从顶层设计上为强化古城保护的法律地位,科学谋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奠定了更 加坚实的基础。  二是注重规划先行,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定了更加严格的红线。从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苏州市在三十多年时间里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五个版本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规划,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现行的《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又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应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机体,重视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以及当地居民生活健康发展”得理念,为实现以点带线、从线到面,从重风貌、轻内涵向重民生、重文化转变的名城保护“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三是注重深化改革,为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体制做出了更加务实的探索。五年前,苏州把古城区的平江、沧浪、金阊几个区合并为姑苏区,为古城区的保护创造了更加有利的体制条件。姑苏区还突出古城保护职能,深化大部制改革,专门设立了古城保护委员会和新设了拙政园、阊门、盘门、葑门、山塘5个历史文化片区管理办公室,切实加强了古城的保护工作。苏州市主要领导担任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组长,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统筹推进和高位协调。市财政专门设立2亿元的古城保护资金和5000万元古城产业转型升级基金,用于推进古城基础设施维护和业态提质升级。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站在更高更新的发展起点提供支撑和平台。   四是注重公众参与,为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古城保护创造了更加积极的条件。古城是人民的古城,古城的保护为了人民,古城的保护也需要人民的积极参与。苏州市从制定古城的保护规划起,就让社会公众参与,最大限度汇集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古城保护专家咨询制度,注重把专家智慧变成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组织志愿者和专业人士广泛宣传,鼓励和组织广大民众了解自己所关注街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为古城保护积极建言献策,唤起群众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自信与自觉。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古城保护的生力军。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意象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冲击”:古城人口结构老龄化,原生态居住方式受到冲击,古城空间有限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等。这是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或者即将面临的新的课题。苏州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先行军、排头兵,在这方面的工作更加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