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教案探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公文搜 2021-07-11 22:12:40 党课讲稿
“探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同志们:根据工作安排,今天我就探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大家交流一下。记得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当天,我们机关、基层各支部进行了集体收看,在电视机前
“探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同志们:根据工作安排,今天我就探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大家交流一下。记得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当天,我们机关、基层各支部进行了集体收看,在电视机前聆听了所作的报告。十九大召开以后,我们党委、各支部也采取不同形式进行了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这里,就不再重复组织大家学习理论知识了。今天,我主要结合自己的体会、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心得,同时也是抛砖引玉,随后党委班子其他成员以及各支部班子成员要分别上一次党课,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体会。一、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三段就明确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这段表述,最直接、最精炼的指出了我们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什么,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新华社在庆祝建党95周年时,拍摄的一段9分钟的视频,从中让我们体会一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播放视频)这段视频,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用历史照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导演能够用短短几分钟的短片来阐述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所遭遇的一切。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是什么力量,让共产党员在监狱中,望着窗口透进来的微微亮光,回想着被屠杀的同胞,依然执着地相信:“在未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将被美丽地装饰起来”。(摘自革命烈士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一文。大家有时间可以读一读。)大家可以再思考一下,是什么力量,让原本遇到战争就会东躲西藏、四处逃难的百姓,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推着手推车赶赴战场,为共产党的军队运送粮食物资?大家还可以思考一下,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只有手摇计算机和算盘的民族,在戈壁滩上奋斗跟着共产党奋斗,亲手造出属于自己的原子弹?有人问,中国共产党到底有什么力量,能够通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盘散沙的国家,建设成现在这样一个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军事实力迅速增长、科学技术领先世界、人民幸福生活的国家?(中国取得的历史成就,我不再重复讲,大家可以仔细阅读一下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到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这也算是这堂课的一个作业吧。)这里,插播一个小视频,是海采外国人谈中国安全的小视频。大概5分钟左右。(播放第二段视频)看了刚才的视频,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在1840年的时候中国是一种什么状况?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种什么情况?到了今天,中国共产党把中国建设成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依靠的是一种什么力量?这种力量又来自于哪里?我想这种力量来自于共产党的初心,而这个初心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没有忘记这个初心,一直在为这个初心努力着,而且这个初心是永无止境的。二、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内涵 我们知道了初心是什么,那如何理解它有哪些丰富内涵?我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来深刻理解: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恒心”。信仰和旗帜决定着我们这个党的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这是党的首要问题,也是不同性质政党之间最根本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政治之魂、精神之钙。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马克思主义信仰解决了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旗帜问题。但信仰不会一劳永逸,中国共产党96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所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