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甘肃省)2018年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7 16:59:04 政府报告
(甘肃省)2018年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mKN  2019年3月16日在天祝藏族自治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mKN  天祝
(甘肃省)2018年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mKN   2019年3月16日在天祝藏族自治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mKN   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马扎西mKN   各位代表:mKN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 席人员提出意见。mKN   2018年工作回顾mKN   2018年,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 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 挑战,奋力攻坚克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91亿元,增长5.1%;完成固定 资产投资23.53亿元,下降19.04%;实现工业增加值11.07亿元,增长6.4%;实现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30.64亿元,增长6.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1亿元,增长19.8%;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32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69元,增长 9.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4%。mKN   一年来,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mKN   (一)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围绕两州一县脱贫攻坚方案,紧盯两不愁、三保障 目标,落实落细一户一策脱贫计划,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33亿元,实施产业培育、 贫困村提升和贫困人口产业培育补助等项目40余项,惠及86个贫困村、5.63万贫困人口 。建成村组道路364.9公里,完成7120户贫困户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改建村卫生室 12所、农村学校8所、村级文化体育健身场所20个,改造危房876户,建成易地扶贫搬迁 住宅99套、货币化安置107户,贫困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实施合作社提升、中药材加工 厂及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等产业培育项目17项,安排到户产业扶持资金7671万元,其中配 股入股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6736万元,扶持贫困户种植高原绿色有机蔬菜、食用菌、中 药材、藜麦等特色农业10.17万亩,饲养牛羊8.2万头(只),1.26万建档立卡人口按入股 资金的8%分红收益;扶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50家;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5个;全县1914户 6649人依托产业实现脱贫,户均增收1.6万元以上。从贫困群众中选聘乡村公益性岗位5 450名,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889人,建设扶贫车间8个。1.06万名贫困学生享受免 补资金298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养老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 盖,贫困人口重大疾病患者住院治疗合规费用个人负担不超过3000元,14320名贫困人口 享受住院及大病保险补偿3500万元,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全面实现了政策性兜底。53个 贫困村、9832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9%。mKN   (二)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坚持把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举全县之力推进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修复。131个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完成阶 段性整治任务,绿盾2018专项巡查及整改整治回头看中发现的361条整改不彻底问题,已 整改342条,整改率95%。51宗矿业权全部退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59户农牧民迁出核心 区。积极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完成自然资源本底调查、优化勘界和保护 区内林草一地两证问题整改。6大类31个山水林田湖草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投资7.44亿元 。整治政策性关闭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84处,复垦农村废旧宅基地1.39万亩,完成人工 造林3.2万亩,封山育林3.8万亩,通道绿化100公里,义务植树100万株。划定封禁轮牧 草原40.72万亩,综合治理31.2万亩。全面开展五未土地清理处置和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改 。持续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清运垃圾8.5万吨,清理河道278.9公里。全力打赢污 染防治攻坚战,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23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1项,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 建工程加快推进,哈溪镇、炭山岭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整治燃煤锅炉74台,改造土 炕4723户,初步建成覆盖全县的优质煤炭配送体系。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1天, 城乡环境质量有效改善。mKN   (三)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实效。落实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实行项目清单管理, 推行并联审批,积极争取资金,努力增加投资,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