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新用户注册 退出

公文搜网 - 蓝秘书公文之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题材料 > 政府报告

政府报告

(安徽省)2016年泗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公文搜 2021-07-23 09:58:27 政府报告
(安徽省)2016年泗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泗县十六届人大YOt五次会议文件(十六)YOtYOt政府工作报告YOt2016年1月10日在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Y
(安徽省)2016年泗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泗县十六届人大YOt 五次会议文件(十六)YOt YOt 政府工作报告YOt 2016年1月10日在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YOt 第五次会议上YOt YOt 泗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法立YOt YOt 各位代表:YOt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席人员提出意见。YOt YOt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YOt YOt 2015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党 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 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速崛起主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主动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 标任务。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0亿元,增长9%;财政收入10.04亿元,增长18 .1%;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增长2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增长12.5%;城 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80元,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60元, 增长10.2%;节能减排完成市控目标任务。YOt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YOt 第一,全力落实发展举措,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预计全县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增长2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6家工业企业在沪深两市及 省内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预计农业总产值94.2亿元,增长4.8% ;粮食总产86.7万吨,肉类总产12万吨,禽蛋总产3.7万吨。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448个、家庭农场284家、产业联合体12个;新增农产品商标注册38个 ,创建省级名牌产品1个;丁湖螃蟹地理标识认证申报,国家工商总局已受理。新增农村 土地流转面积15.2万亩。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基本完成。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85%。 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县服务业增加值51.3亿元,增长12.3%;成功申报10个旅游重点扶贫 村、5家市级旅游商品示范企业。YOt 第二,合力破解瓶颈制约,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扎实做好征迁控违、土地报批、扩大融 资等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完成征迁拆违总面积101万平方米,其中征迁面 积88.7万平方米,完成凤凰国际城、瑞兴花园、桂花苑、东城美郡、泗州名城、三中、 南柳路等7个地块的征迁扫尾,启动并圆满完成运河家园、清水湾景苑、石梁河改造、南 柳花园安置区等地块征迁;拆违面积12.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县城规划建设管理拆违行 动任务,实现城区违章建筑零增长,农村违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建立批、供、用、管 、查一整套国土资源规范有序管理体制,全年组卷报批土地4139亩,清理盘活闲置土地 2700亩,供地率超过80%,三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四家融资公司完成融资17亿元。35个 省861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302个市5161项目完成投资94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五个十重点项目完成时序任务,东方塑业、海豹滤清器一期建成投产,强英鸭业、秉拓 电子等项目加快建设,泗涂现代产业园、垃圾发电等项目扎实推进。YOt 第三,着力提升泗县形象,城乡建设如火如荼。完成《泗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城 乡建设5大类20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6.1亿元,555工程基本完成,104国道大中修工程、 泗许高速出入口连接线、宿灵泗快速通道二期、彩虹大道、新汴河大桥、上青大道等道 路桥梁工程竣工,宿灵泗快速通道三期、彩虹大桥、运河人家园林景观等重点工程加快 推进。完成旧城道路改造10.5公里,铺设污水管网20.4公里、供水管网15.1公里。房地 产完成投资18亿元,在建面积1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0万平方米。完成成片造林2.38万 亩、森林长廊82.5公里;创建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7个,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居全 市第一。城区绿化提升和绿道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绿化面积65万平方米。顺利搬 迁老城区各类菜场、马路市场,城区牛皮癣、蜘蛛网得到有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农 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等水利工程全面完成。美好乡村建设、农网改造等加快推进。YO t 第四,强力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顺利完成卫生、计生部门改革,政府工 作部门由26个调整为24个,卫生计生基层机构整合泗县模式被国家卫计委在全国推广。 成立县不动产管理局、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