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好文
-
【引经据典】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
【例文】要坚持底线思维。古人说:“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我们要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见微知著,抓早抓小,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求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典故】出自宋代何坦...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
【例文】“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者,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为下也”,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清廉自守的最高境界。“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语出明代理学家薛瑄的《从政录》。薛瑄是明代著名思想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廉吏...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例文】实践证明,后见之明易得,先见之明难求。当初杜黑提出“制空权”理论,飞机才刚刚问世,如果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再提出这个理论,就根本谈不上先见之明。“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战略家的先见之明,实质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洞察力、...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例文】“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喻远也。”从细微之处预判深远的东西,通过个别窥知全体、透过表象探究本质,这是一种能力。古代的明者作出了示范,今人当学之鉴之,对苗头性问题,察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对事物变化发展...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例文】“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可见,人之相交并不全是讲究锦衣玉食、人情重礼,即便拥有一枝梅花也能承载寄托、寓意美好,成就一段佳话。年味千万种,清新意蕴深。这股清新之风绵延千载,至今仍温暖着人们。(人民日报《清清爽爽过年》)【典故】出自...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例文】“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我军历来重视和倡导团结友爱、和谐纯洁,反对和抵制功利交往、庸俗关系。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绷紧纪律和规矩这根弦,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爽爽交往,不断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例文】“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对于贪图名利、放纵欲望的危害,一些党员干部并非认识不到,但为何抵不住诱惑、抗不得侵蚀、受不了考验,最终落得个“鱼为诱饵而吞钩,人为贪婪而落网”的下场?根子上是理想信念塌了方、党性原则失了...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洁白而物莫能污
【例文】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对广大年轻干部来说,守住拒腐防变防线,就要“心有桃花源”,无论外界如何干扰,始终“洁...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静,谓心不妄动
【例文】“静,谓心不妄动。”面对名之耀、利之诱、权之惑、色之魅,尤需秉持淡泊心态,荡去尘世浊物,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干好自己的事。当前,我们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1.在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上体现“速度”,在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上体现“力度”,在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上体现“硬度”,在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上体现“高度”,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上体现“温度”。2.人才工作首位度更加巩固,人才资源集...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涓流不止,溪壑成灾
【例文】“涓流不止,溪壑成灾。”任何事物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小问题刚萌芽时,就要通过小节的表象洞察到大害的后果,从而“见微知著”,在刚开始时就有所防备,防止积重难返、达到不可收拾的境地。(中国纪检监察报《敬小慎微》)【典故】出自唐代陆贽...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
【例文】“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党员干部应当涵养广阔胸怀,拿出虚心以待、胸怀若谷的姿态,砥砺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自觉,对于自身问题不回避,不推卸,敢于触及思想、触及灵魂,及时打扫身上的“灰尘”和“污垢”,从而“刮骨疗毒”“切除病灶”。(...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例文】当然,聚焦打赢育人才,并不是严禁军人培养打仗外的其他本事。恰恰相反,培养音乐、写作、打球等其他本领,不仅能助人全面发展、明德修身,还能陶冶身心、增智怡情,有益于提高打赢能力。如苏轼所言,“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只要分...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例文】对于诚信的重要性,《荀子》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道德修养,第一位的就是“诚”。现代汉语中,将“诚信”二字连用,表示处事真诚、讲信用。诚侧重内心层面,指内心情感的真实无伪、自然流露。信侧重于人际交往层面,指言...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古人亦有“抱朴守拙”之说,把它作为一种处世态度加以提倡。在做人做事方面,守拙胜过取巧,是一种长远的立身之道。守拙是一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恒心。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守拙之...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
【例文】“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绣花功夫的实质就是用心,少数人干工作标准低,往往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没有花心思、不愿动脑筋。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只要集中精力、集思广益,广泛听取群众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用好规律、...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
【例文】安与危、治与乱、机遇与挑战等,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对立面。如果我们能够未雨绸缪,“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就能知危图强、化危为机;如果平时疏于防范,“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就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德州日...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
【例文】“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提出了胜利以后怎么办的问题,郑重地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例文】格局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领导干部尤其重要。古人讲,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有大格局,要时刻胸怀“国之大者”,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养分,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时刻牢记“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 -
【引经据典】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
【例文】“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以他人为镜,有了他人的意见和提醒,自己就可眼明心亮,少犯错误。反之,如果丢掉了这面“镜子”,自命不凡,就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
更新时间:2022-10-17 立即下载